說起响仁和鐘鼓廠大家就會想到包括優人神鼓、朱宗慶打擊樂團、佛光山、慈濟....都指定委託响仁和製鼓廠來製作大鼓。响仁和是在1929年由阿塗師創立"响仁和吹鼓廠",專作皮鼓和嗩吶。1973年阿塗師驟逝,由第二代傳人~王錫坤師傅接手。响仁和取自佛經:"佛響仁和,棄惡揚善。"阿塗師三十歲拜師唐山來台的蔡心(夸包)(人稱媳婦師)習得製鼓手藝。阿塗師希望自己的小孩多讀書而未積極傳承衣缽給孩子,卻在1929年驟逝。身為家中長子的王錫坤師傅一肩扛起,在摸索中,堅持父親製鼓的精神,終於將製鼓這門工藝發揚光大至今,成為台灣製鼓達人。如今第三代也後繼有人,和王師傅一同為這一門傳統工藝堅持打拼。(資料參考自 响仁和網站 )
這次JOE應新北市文化局的邀請,體驗"懷念舊時代"行程(2012都會風華行程,共計10條路線),第一站就來到响仁和。大家才剛下遊覽車,就聽到傳來響亮的"咚!咚!"聲響。大家順著鼓聲的方向走去,就看到王師傅正在等著大家。
王師傅細心的跟大家講解,一張鼓皮是如何從挑選水牛皮、燙製去毛、削皮、繃鼓面到擂鼓踩鼓。一整隻水牛的皮可分成肩頸部的皮、背臀的皮、下腹部的皮....。水牛的皮最厚的是在肩頸部,下腹的皮比較細緻。師傅會針對大鼓的用途來決定使用甚麼樣的水牛皮。整理水牛皮,須要經過川燙處理,刮除表面毛及灰黑角質,露出白色鼓皮。刮牛皮是一份技巧度非常高的工藝,如何將皮面刮到厚薄適中,內薄外後,這全靠師傅的手感。繃皮的時候,獅鼓和廟鼓所需要的緊實度也有不同。王錫坤老師說,獅鼓須要大聲擂動,震天價響,所以皮自然要耐打、皮面也相對須要繃的比較緊。廟鼓的鼓聲須要沉穩祥和,不露一點心浮氣躁,鼓面的鬆緊度自然又不一樣。如何將鼓調整的最好的狀態,靠的全是師傅的經驗。
這一面比人高的大鼓就是佛光山特別訂製的。
牆上的製鼓工具。
鼓面上都寫有响仁和製鼓廠,一方面是師傅對自己手藝的信心,更是以前老師傅對自己作品負責的態度!!
除了鼓皮,鼓身也非常重要。王錫坤老師說,鼓身有分成完整一根樹幹挖空製成的,也有用木片削刮,箍成圓桶而成。製桶的步驟,從選材到製成鼓桶,竟然需要耗時一年以上,真是一份耐心十足的工藝呀!!
同車的朋友們大家專注的聽著老師的講解。
接著,王師傅帶我們參觀"鼓文化館"。
走進鼓文化館,王錫坤師傅的眼神完全不一樣了。在剛剛的工作檯上,王師傅的表情是嚴肅認真的,感覺得到王師傅對自己工藝的嚴格要求和這數十年來肩上的重擔,加上現在文化傳承的使命,任誰也覺得辛苦。但是,走進文化館來,彷彿走進了王師傅的秘密寶庫,老師臉上顯現出剛剛所沒有的興奮和雀躍。在文化館裡,每一面鼓都是老師的珍藏品。
這是越南的鼓~~
這是板橋潮和社的鼓~~
大家圍著的這一面鼓可是台灣神社的大鼓。鼓面就是由王老師復原的。兩個鼓面老師特別用不同的水牛皮和黃牛皮製成,打起來鼓聲也完全不一樣喔~~(台灣神社是台灣第一座官方神社,也就是日本政府官方搭建的,坐落於現今圓山大飯店位址。)(JOE豬油矇了心,竟然沒拍到大鼓!!)
老師後方的這一面鼓,就是由老師的父親,阿塗師製成的鼓~~
這一面是雲南地方的銅鼓~~
這一面鼓可是老師的珍藏,並沒有展示出來。老師今天特別獻寶,拿出西藏法器鼓,據說這鼓身是用人的頭蓋骨製成。是得道喇嘛發願用身後俗世的臭皮囊製成法器,奉獻給宗教。
這一面鼓老師命名為"鳳翔"(鳳旋??完了,JOE沒做筆記,有一點搞不清楚)。老師說,日本鼓或韓國鼓都有特定的符號。老師覺得台灣鼓也應該要有屬於自己的符號,和知名的印染老師合作,創作了這一面鼓,取鳳凰展翅飛翔盤旋之意。
這幾面鼓都是老師的創作,鼓身老師嘗試不同的材質創作,甚至加上抽絲壓花。鼓座也是老師針對每一面創作鼓經選作品搭配的。
老師為了創作,甚至還親自去學習傳統漆器的製作,好應用在創作上。老師在解說這些創作的時候,眼神非常的雀躍,足以見得老師對創作的喜悅和享受。老師感慨著,時間真的不夠用。光是接單製鼓就佔了老師許多的時間。老師說,如果有更多的時間創作,他還可以創作出更精彩的作品!!老師對自己工作的堅持和嚴格可見一班。
也想去响仁和看看這一門精彩的傳統工藝嗎?
導覽預約電話是(02)2992-7402。
响仁和 鼓文化館 地址:新北市新莊區中正路171號
以上行程體驗是 新北市2012都會風華系列行程之一 (點此進入官網)
留言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