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和圓通寺是妙清尼師於日治時期昭和元年(民國15年,西元1926年)發願建造。許多台北人提到中和總會想到很有名的烘爐地,烘爐地的南山福德宮創建於清乾隆二十年(西元1736年),距今已有兩百六十年的歷史,廟內供奉福德正神。下次有機會Joe走訪一趟再介紹給大家。
Joe從小對圓通寺卻是印象深刻,因為在很小的時候,有一段時間,爸媽每到週末總會拉著我和二弟一家四口,Joe老爸騎著平常用來載西裝布料的摩托車,四貼上山。印象中么弟當時還沒出生,沒有恭逢其盛。(么弟和我差8歲。所幸,不然得要五貼。)老爸是個極有紀律而愛運動的人,小時候無論是爬觀音山、圓通寺、承天禪寺,總非要把山前山後的步道都走過一遭才肯下山。就算到現在,偶爾有機會和他一起爬山,正值壯年的我腳程也不見得贏他。
所以,小時候其實視爬山如畏途,總覺得一階一階的樓梯向上,永無止盡又單調無趣。小時候多少被老爸訓練,雖然不喜歡爬山,卻也隱隱體會運動流汗的某種過程,更何況目的地有著巨大的石象和石獅等著和我玩,於是就這麼一階一階的往上爬,(哈,現在都懶散啦。)那時候二弟的個性比較撒嬌愛耍賴,爬累了總會拗著老爸扛他。從小就這樣和圓通寺結下緣份。
後來再長大一點,么弟也出生了,會自己走路了,老爸比較經常帶大家到土城承天禪寺爬山,圓通寺也就少去了。長大後,自己憑著小時候的印象循著路,也造訪過圓通寺數次。喜歡這裡儉樸的建築,開闊的視野,有一種寧靜致遠的祥和。我看不慣寺廟道院金碧輝煌或熙熙攘攘。和香火鼎盛,摩肩擦踵的大甲媽祖廟香比較,大甲天后宮無異是比較貼近民間信仰,在凡塵世井中撫慰每一顆徬徨的心靈,那號稱價值數億台幣的純金媽祖塑像,多了一份貴氣,卻少了一分莊嚴肅穆。
圓通寺則真的稱得上「佛門清淨地」幾個字。入山處左右兩旁分立的是我小時候最喜歡的石獅和石象。為什麼不像中國傳統廟宇是兩尊石獅呢?其實,石獅和石象在這裡指的是文殊菩薩和普賢菩薩的坐騎。拾階而上則是一尊笑臉迎人的彌勒菩薩。
彌勒菩薩於修習菩薩行期間,有「不修禪定,不斷煩惱」的不共特性。因在菩薩道中特別重布施持戒,慈悲與智慧,而不像聲聞汲汲斷煩惱證涅槃。他是有意「留惑潤生」,以從事濟度眾生的利他事業,是大乘菩薩之典型代表。(原文出處)
意思大概指的是彌勒菩薩較為入世渡眾,這應該也是為什麼彌勒佛總是笑臉迎人的原因吧。
再往上走,來到寺內庭院。前庭立著一小孩塑像。傳說中,釋迦牟尼佛出生的時候,腳踩七步,步踏生蓮,一手指天,一手指地,說道:「天上地下,唯我獨尊。」這裡的「我」指的是眾生或是每個人都與生俱備的佛性,意思是每一個生命都是獨特而尊貴,應可解釋為對當時印度種姓制度的反省。
大雄寶殿中供奉的就是左右兩側的文殊菩薩、普賢菩薩和中間的釋迦牟尼佛(如來)。「菩提薩埵」就是通常說的“菩薩”的全稱。指立志解救眾生,要自覺覺他的人。(原文出處)
心經:「…以無所得故,菩提薩埵,依般若波羅蜜多故,心無罣礙;無罣礙故,無有恐怖,遠離顛倒夢想,究竟涅槃…」其中菩提薩埵指的就是菩薩。
文殊菩薩是大乘佛法中智慧的象徵,在佛典中常出現他以智慧開導行者。他曾經以「仗劍迫佛」的權宜示現,來曉喻那些疑悔不安,不能悟入如幻深法的菩薩,也常用反詰、否定、突兀的語言、行動來警醒眾生。... 文殊菩薩典型法像是頂結五髻,手持寶劍,坐蓮花寶座,騎獅子...。(原文出處)
普賢菩薩又作遍吉菩薩,與文殊菩薩為釋尊脅侍;文殊駕獅侍如來之左側,普賢乘白象侍右側。文殊師利顯智、慧、證,普賢顯理、定、行,共詮本尊如來理智、定慧、行證之完備圓滿。普賢菩薩之身相及功德遍一切處,純一妙善,故稱普賢。(原文出處)
這就是圓通寺大概的模樣了吧。Joe坐在庭院一旁樹下休息時,正巧有一位俗眾,不知道是寺方工作人員還是義工正在打掃院子的落葉,觀察他掃地運帚的模樣,還看得到凡世人的尚未能修到「依般若波羅蜜多故,心無罣礙」,對於掃帚落葉,無有之相的功課。這讓我想起去蘇澳無尾港社區 謝東育 老師說的「掃地砍柴都是修行」的道理。想多拍幾張掃地的照片,卻因為相機沒電而作罷。
Joe喜歡讀心經。
有學者認為《心經》經文結構之來源,大部分出於《大般若經》第二會觀照品第三之二,即《大品般若》習應品第三)。「般若波羅密多是大神咒……」一段,出於《大般若經》第二會功德品第三十二,即《大品般若》勸持品第三十四。咒文則出於《佛說陀羅尼集經》第三卷,般若大心陀羅尼第十六。故《心經》是出自《般若經》的中心精髓,附加密咒真言,同時奉請觀自在菩薩為其說法主,才完成現今《心經》組織的型態。(原文出處)
心經可以說是佛教教義的菁華,短短260字卻能表現佛教深刻的意涵和精隨。那是集結古人多少的智慧濃縮而成的文字。我喜歡把心經當作哲學書來閱讀,去印證人生的道理,去對照生命的經驗。我沒有虔誠的宗教信仰,卻認同這經文所傳達智慧的道理。我最喜愛的幾字是「心無罣礙;無罣礙故,無有恐怖」。這真的是很難達到的人生境界吧。要如何能夠讓自我的本心可以自在無礙,真正體會「色不異空,空不異色;色即是空,空即是色」的道理。說得最淺,就是如何手放開,才是擁有全部。那樣的自在,自然就不擔心一切的際遇變故而能怡然自得。
留言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