好久以前就開始口頭跟朋友說這樣的觀念,趁著牛奶漲價,咖啡漲價的新聞還沒退燒,更應該仔細一點來說說,為什麼JOE要說:你應該離小七遠一點,每次到小七,少花20元。
JOE列的六大理由要告訴朋友:笨蛋,你應該離小七遠一點!
一,小七從來就不便宜!
有人說,這早就知道了。既然早就知道了那你還當笨蛋那麼久?多走兩步路,就可以在自助餐店用同樣的價錢買到好吃料又多的便當,你卻在小七的冰櫃前面選著要哪款便當搭配飲料才有優惠。多走兩步路就可以買到20元700CC的大杯冷飲,你卻還在小七的冰櫃前面挑選著要哪兩瓶才有優惠,被刺激消費了還沾沾自喜,不是笨蛋是甚麼?
有人說,可是小七很方便呀,多花一點錢也值得。「方便」從來就是一種罪惡,質能守恆的定律告訴我們,任何人的方便舒適一定是其他人的不便勞煩才能提供的。為了自己的方便,你知道犧牲了多少人的不便嗎?後面的理由告訴你!
二,我值得更美味的食物!
捫心自問:「你真的認為小七的東西好吃嗎?」為了讓半夜凌晨宅配到店裡的便當,過了10多個小時的晚上依然「能吃」,小七的便當就很難會出現熱騰騰快炒的綠葉蔬菜,也很難有生鮮剛煎好的鮮魚。舉凡會黃會爛會影響賣相,易酸易臭易腐敗的食材,通通很難在小七的架上看到。
相鄰兩家早餐店,我們會挑好吃的上門;隔壁兩家餐廳館子,我們也會挑好吃的上門;就連路邊的攤販,我們都會挑好吃的上門,為什麼你這個笨蛋,自助餐店剛炒出來的翠綠蔬菜、牛肉麵店現點現做的水餃….這些都不要,竟然挑上這一家從來就不是以「美味」著名的小七餐廳?
三,應該有更豐富的選擇!
你知道小七為了競爭,架上刻意排除競業的熱銷商品嗎?你有發現,小七架上的東西越來越多是自家集團的商品嗎?我曾經因此而妥協了,買不到最想要的,就在架上選擇第二想要的小七品牌。
有人說,這是商業競爭行為很正常。可是,你有沒有聽過一句俗語:「細漢偷挽葫,大漢偷牽牛!」所有的惡意托辣斯,都是從這樣的競業排斥開始。當商業體具有相當市占率的時候,價格的掌控權就在商人手上,消費者就只能任人宰割。當我們周遭因為小七而讓所有的柑仔店、自助餐、文具店、書報攤倒光的時候(事實上柑仔店、書報攤已經倒得剩下沒幾間了…),當便利商店競爭到只剩下兩大品牌的時候,你這個笨蛋還樂觀的認為,小七還會天天給你不同的優惠,送你可愛的貼紙嗎?咖啡任意漲價就是個最好的惡例!
四,健康是一顆玻璃球!
請仔細審閱小七架上所有的食品,許多商品都會添加有「天然」或「合法」或「法定標準值」的「抗氧化劑」。如果JOE這樣理解,「抗氧化劑」的意思和「防腐劑」好像很類似吧?!不信,問一問身邊學過生物或理化的朋友,腐敗的過程是不是就是一種氧化,那麼抗氧化不就是一種防腐嗎?還有,微波食品到底好不也是見仁見智,但是有沒有看仔細小七是用甚麼材質的容器裝食品放進去微波,熱騰騰的食物和這些塑化容器接觸到底會溶出甚麼物質?塑化劑?JOE沒說喔!(逃….)
有人說,哇,幹嘛說得那麼可怕?請你仔細想想,如果一樣東西完全無害,為什麼要有法定標準值?為什麼要強調合法?為什麼要強調天然?請你更仔細想一想,為什麼塑化劑風暴鬧那麼大的當時,記者訪問的專家學者都會建議,微波食品最好還是用陶瓷或耐熱玻璃當容器?問問看小七大老闆願不願意像可憐的上班族一樣天天都吃微波食品?問問看小七的高階主管,願不願意天天喝小七的飲料?再問問看小七的工讀生,願不願意吃小七的關東煮、茶葉蛋?如果答案是否定的,那為什麼你這個笨蛋會傻到天天去小七報到呢?更何況,因為去旁邊的小店報到而多走幾步路也是健康的呀!
五,隨手真的可以作環保
有聽過「食物里程」這個名詞嗎?笨蛋當然沒聽過。簡單說,食物里程就是食物從生產製造到送到你手上所需要運輸的距離,里程數越短代表著碳排放量越少,也就意味著越環保。當小七驕傲的廣告:「全台最大的連鎖餐廳!」,你可曾在哪一間小七看見過廚房?過去麥勞勞號稱是不需要廚師的餐廳,現在小七卻是連廚房都不需要的餐廳,請問,一個又一個的便當從哪裡來?答案是連笨蛋都知道的「運送」!
到底有甚麼冠冕堂皇的理由讓你要挑選一個山高水遠,從不知道哪個縣市,哪個中央廚房,耗費能源、時間、人力…才能運送抵達的便當?因為好吃嗎?因為便宜嗎?還是因為所謂的「方便」?請再跟我唸一遍:「方便從來就是一種罪惡!」只要多走兩步路,就有更多「食物里程」較短而且更美味可口的選擇,怎麼還會有笨蛋選擇既沒比較好吃,卻又相當不環保的小七便當呢?
六,世界的和平正義就靠你啦
你知道嗎?因為我們把小七養大成為通路大怪獸,廠商想在小七的架上賣商品不但要付上架費,還要看小七的臉色才有好位置擺放;小七很多的所謂優惠特賣,根本就是壓榨廠商把折扣吞下去;小七握有大宗採購的議價權,上游原料商吃了多少悶虧….。
更重要的是,每當你買小七的一個便當,隔壁的自助餐店阿姨就要為下個月的房租多煩惱一些;每當你買小七的一瓶飲料,那些夫妻胼手胝足小本經營的飲料店,當天現泡的飲料就可能賣不完要倒掉;每當你買小七的一份報紙、一份履歷表、一罐剋蟑….都意味著周遭社區型商家將更慘澹的經營,背後更代表著區域的經濟鏈逐漸被單一商業體所瓦解。
小時候,媽媽在家煮菜忙不過來,可以打電話給雜貨店幫忙送一斤米、一包鹽再加上一包蝦米;小時候在雜貨店買零嘴帶不夠錢,可以先欠著,下次媽媽來一起給….,雜貨店咧?柑仔店咧?通通倒光了。
還記得因為捐款善行而爆紅的菜販陳樹菊嗎?這樣的經典小人物其實普遍存在我們的社區裡面。回家問問媽媽,市場裡的誰誰是固定每個月捐錢給慈濟的?巷口哪一家攤販,921地震捐了多少錢?附近鄰居88風災的時候,哪一位跑去屏東當義工的?當你的身家以千百億計的時候,幾千萬對你來說又是甚麼九牛一毛的不起眼數字。可是當你身家只有1000元,捐出1000元那可是捐了身家呀!
台灣真的只有商人沒有企業家,所謂的捐錢為的都是節稅,所謂的基金會為的還是節稅,所謂的善行,相對於那些可愛的小人物,商人們的笑話還真是一籮筐,含著悲苦的眼淚也說不完。是誰成就了這些嘴臉?是誰成就了這些不公義?又到底是誰成就了「牛奶漲價」、「咖啡漲價」?笨蛋,就是你呀!
當你的鄰居只剩下小七,還可以買魚送老薑,買青菜送蔥嗎?
當你的鄰居只剩下小七,你嫌他的飲料貴,沒選擇的時候,就算多走幾步路,也只是另一家小七。
當你的鄰居只剩下小七,回過頭想要找雜貨店感受人情味,想要找麵包店吃一口剛出爐的麵包、想要找水果店東挑西揀、想要找文具店試試看各種不同的原子筆…..,還能找得到嗎?
JOE自承生活中也很難逃得了小七的魔掌。
但是,
你知道嗎?平均每一家小七的日營業額是約莫6萬,全台有約4700家小七,也就是說這一家"超級雜貨店"每天的日營業額高達2億8千2百萬元。
你知道嗎?每人每次走進小七消費平均金額為70多元。
其實,只要每天少去一趟小七,或是每次到小七刻意少買一樣東西,例如平均每次消費的70元,只要少買一瓶20元的飲料,那就降低的28.5%的消費。你知道少花20元代表的意義嗎?(埋頭按計算機….)恩….代表著小七的一天將減少8037萬元的營業額,很驚人吧!
所以,每次到小七少花20元,代表著兩件事情:
第一,你可以把這20元花在社區周遭的商家,活絡區域經濟,維持「購買正義」!
第二,我們告訴小七,別亂漲價,只要少花20元就夠你小七皮痛肉癢了,請還給我「消費正義」!
所以,請離小七遠一點吧!
留言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