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大學時候,系上的戲劇製作有一個學期曾經製作一齣,以原住民故事為背景的舞台表演。當時的導演 汪其湄 老師帶領著演員一同去台東山上體驗原住民生活,聽著參與的同學們口沫橫飛的講述著,心中燃起了一種嚮往。
大學時候,系上的戲劇製作有一個學期曾經製作一齣,以原住民故事為背景的舞台表演。當時的導演 汪其湄 老師帶領著演員一同去台東山上體驗原住民生活,聽著參與的同學們口沫橫飛的講述著,心中燃起了一種嚮往。
試玩了yahoo的影音功能,好像還不是很好用....搞了半天!!
赤科山的美,再於一個山頭又一個山頭,繚繞不盡的金針花海。在這裡,花不是長在一個個的溫室,而是漫開在遍布的山坡。本以為放眼望去的一整片山坡全是金針花就已經夠壯觀了,卻在順著蜿蜒山路起伏,看見金針花也真的綿延無盡。若是台北陽明山的秋芒堪稱一絕,那麼玉里赤科山的金針花,非但有秋芒的壯闊,更多了一分黃橙橙的柔豔。
(清晨天微亮未明的赤科山)
這一趟去花蓮,赤科山是第二天到第三天的行程,在汪家古厝的瓜棚下紮營,真的是很特別的經驗!先介紹一下汪家古厝好了。顧名思義,這一家子的主人姓汪。是在赤科山上其中一家種植金針也兼營民宿的業者。認識汪家古厝是出發前做功課,上網查資料的時候查到的,似乎是個赤科山必遊的景點。更重要的是,這一次本來就計畫帶著帳棚到處跑,網路上的資料說汪家古厝可以露營,那就更是非去不可了!